早上8点,两位扎染老师就带着材料工具在康复科的劳动技能训练室做好了准备工作。五个病区共30名康复期病友在护士的护送下陆续到场,活动室里济济一堂,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两位老师致谢!许敏老师首先给大家解说了扎染的基本知识及文化传承历程,向病友们示范怎样“扎”。病友们也都聚精会神、非常专注地听着,不想错过老师一句话,一个动作。为他们认真好学的态度点赞!听完老师的讲解,领到工作人员分发的材料工具,大家就可以开始制作了!有人快速将白手巾扎成了一根“火腿肠”,有人凝神静气,一边构思,一边不断修改完善,有人左顾右盼,抄袭同伴的作品,还有的人组团创作,治疗室里欢乐无限!杨敏老师已经在篮球场上布下一口粗陶染缸,调好了由天然植物发酵的蓝色染剂。病友们兴高采烈来到篮球场,用最温柔的力度缓缓将布浸入染缸。老师说需要十分钟才能拿出来,缸周围就一直聚着几十个急切的脑袋。漫长的十分钟到了,许老师和护士长一起从缸里陆续捞出染布,大家按事先挂好的号码牌认领自己的作品,急切的等染料氧化好,迫不及待的漂洗、展开。瞬间,一幅幅美妙的湛蓝色图画印着一张张激动的笑脸在初夏的和风中飞舞。大家相互欣赏批评对方的作品,有的像一张森林水墨画,有的像一朵盛开的格桑花,有的像一幅寓意深长的抽象画。每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美妙无比。就像一位病友说的“我们是在创造奇迹”。病友们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与老师和护士长等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