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上)

2013年04月22日 点击率:2926
  加班工作已经持续一月有余,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关于情绪的反馈,多次请陈主任来给大家做做督导,调节情绪。最近他给了几点建议,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首先,什么是情绪呢?它又是怎么来的?根据度娘给出的定义,情绪是指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这个定义比较抽象。先来看看我们平时是怎么看待情绪的。
  我们一般认为自己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比如 “我天生就是多愁善感的”。认为情绪是无可奈何、无法控制的,既无从预防、来了又无法驱走,“不知何时才能没有这份郁闷!”。与此同时,又经常要求别人把情绪抛掉,比如“不要把情绪带回家”“不要有工作情绪”等等。认为自己的情绪理所应当,别人的情绪就不应该存在,也是对情绪的不正确理解。
  事实上,一个正常的人必然是有情绪的,而且它诚实可靠,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它只是告诉我们有事情出现了,需要我们去处理。仔细回想,你会发现,每一份情绪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不是指引我们一个方向,便是给我一份力量,有时还两者皆备。情绪是在告诉我们在事件中该有所学习,而我们却大多时候放弃了使自己更进一步的机会。情绪应该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成为我们的主人,情绪就是我们的能力!
  情绪的正真来源是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处世观)等等,外来的事物,只不过是诱因而已,内里的信念系统,才是决定的因素。比如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换言之,如果改变一个人的信念系统,是否就可以改变事情带给他的情绪?根据我学道德经的体验,答案是肯定的。道德经本身是描述事物辩证关系的哲学,只不过国人大都把它玄化、神化了,事实上它只是指出了做人做事要符合自然规律,如何做才是符合自然的。或许你也值得一试。
  我们传统认为的负面情绪是有正面意义的。“愤怒”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痛苦”给我们提供动力,指引去寻找一个方向来摆脱威胁;“焦虑”说明事情很重要,需要额外的专注和照顾,往往也指出已拥有的资料和能力不足够,须添加一些很需要的资源;“困难”以为须付出的代价比可收取的回报更大;“悲伤”从失去里取得力量,使我们更能珍惜自己仍然拥有的,包括记忆。“内疚”以为已经完结的事里仍有尚有未完结部分;“委屈”是小孩子对父母的情绪投射在其他人事物身上;“嫉妒”把自己放在低位,对方在高位的一种心态;“憎恨”是不容许对方比自己高,同时本人无法提升,变得更高。故此这情绪给我力量的方向是毁灭,对方不一定被这人毁灭,但在过程这人却必定毁灭自己。“心虚”是站了不该站的位置;“烦躁”是我不该在这里,可是我不得不在这里(没有力量);“无可奈何”说明已做的全都不管用,须找全新的方向;“愁”是很大的一份无力感受,不愿在这里但无处可去。
  了解了什么是情绪,以及它是如何产生,而且情绪是有作用的,那么如何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我所用呢,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