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聚会时总少不了喝点酒助兴,劝酒时可能你也会听到这样一个传言:“适量喝酒,特别是红酒,不仅没有什么危害,反而还能降低血糖,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血管有好处!”
喝酒还能降血糖?是真的吗?
前两天,一位患者向我院药剂科药师王美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王美娟说:酒里含有大量的刺激物质,不仅会刺激我们的肠道胃粘膜,还会促使神经系统兴奋,造成体内血压升高。对于喝酒后血糖会降低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消耗葡萄糖,所以在饮酒之后可能会出现发汗、面部苍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所谓的低血糖的反应。但是通过喝酒来短暂的降低血糖,这种方法是绝对不可靠的,它甚至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喝酒降血糖的危害/
1、引发低血糖。当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饮酒时,酒精里的乙醇就会进入到人体血液,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症状,这就是明显的低血糖的反应,再加上血糖会经历从低到高的大幅度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更会引起血糖的不稳定性。在造成低血糖的同时,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的其他类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
2、损害肝脏。喝酒会对我们的肝脏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害,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长期饮酒的话会损害肝脏的细胞膜,从而造成肝硬化或者是脂肪肝等。
3、增强药物的副作用。酒精会使多种药物的代谢受到影响,导致药物疗效增强或降低,会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稳定血糖,更好地治疗疾病,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喝酒。而在临床治疗中也可以发现,那些得了糖尿病后能够真正做到戒酒的人,他们的身体恢复都很不错,在戒酒后的一个月里他们的肝细胞开始逐渐恢复,肝硬化的程度能够降低10%,胰岛素的抵抗程度可以降低25%,随着他们戒酒时间越长,身体的恢复效果将会越好。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要尽早的戒酒为好。不但可以稳定血糖,还可以减轻肝肾负担、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但若遇亲朋好友团聚时,实在盛情难却的,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完全禁酒,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量和度下,可以适当小酌。不过以下几个注意点也不能松懈:
糖尿病饮酒注意事项
(1)尽可能饮用低度酒,且需控制在限量之下。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建议一天饮酒量不要超过2个酒精单位,女性则不要超过1个单位(1个酒精单位被定义为10毫升或8克纯酒精)。
(2)每周饮酒不要超过两次。饮酒摄入的热量应该计算在全天总热量里面。
(3)同时喝酒前先吃点东西,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