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凡是说到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除了知道是精神专科医院,大家还会说一句:“那里的皮肤科很有名!”在天台,凡是有过敏、湿疹、青春痘、长斑等皮肤方面的问题,大家首先都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陈再明。
就是在一般人避之不及的精神专科医院里,二院皮肤科从无到有,从一个月只看寥寥数位患者到一天看500多位患者,2018年门诊人次更是突破10万人次。20年沧桑巨变,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恐怕只有创始人陈再明自己知道。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精神专科医院里走出来的皮肤科专家。
一、单枪匹马从零开始,守出一片广阔天地
陈再明,台州二院皮肤科创始人,天台县政协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台州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组委员,浙江省整形美容行业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委员。
1992年大学毕业的陈再明,最初进了一家企业的卫生室工作,2年来四平八稳的工作让一心想求进步的陈再明一再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1994年底,陈再明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走?还是留?走了,要去哪里?
经过和老师、前辈多方探讨,陈再明终于下定决心:走!那去哪?自费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皮肤科!在上世纪90年代,皮肤科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冷门科室,家里人十分不解,而且还要辞了工作自费去学,这不是傻吗?万一学完回来找不到工作,这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家人的担心陈再明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既然下定决心就绝不回头。1996年学成归来的陈再明回到了天台,功夫不负有心人,机缘巧合之下,时任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孙梅玲也正有大力发展综合学科助力二院转型发展的想法。于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人,二院皮肤科正式成立了。
但是,经常坐诊一整天看不到一个患者,接连一个多月就只看了几个病人。这让雄心勃勃准备一展拳脚的陈再明犹如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关门停诊?另谋出路?但是,想想自己所付出的努力,陈再明坚信有从华山医院皮肤科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自己也一定可以的。坐不住的陈再明甚至还拉上自己的表兄弟一起去人流量集中的菜场发广告单。
只有寥寥数位患者上门,拿到手的工资就几百元,甚至还不够吃饭。陈再明并没有气馁,只是一心倾尽所学尽力医治,还给每位患者详细做了记录,以便复诊和随访。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二院皮肤科有了一个特殊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每位患者看完病拿了药后要再回来找医生一次。让患者多走一次可不是给大家添麻烦,为的就是面对面跟患者讲清楚用药注意事项,怕一些老年人记不住怎么擦药膏,陈再明就在药盒上画上相应大小的圈圈,需要几份就挤几个圈圈,几种药膏混合均匀后再用药让疗效翻倍。
当时快30岁的陈再明还是单身汉一条,村里人都说这注定是要打光棍了!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一心只想工作的楞头青,凭着自己的这股认真不服输的劲儿,收获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说起为什么会选择陈再明,同在二院工作的爱人杨雪明笑了:“我看到了他厚道,踏实肯干,就觉得这样的人值得托付!”直到现在,不管在医院还是在家里,杨雪明还是习惯叫陈再明一声“陈医生”,这也成了2人之间特殊的“甜蜜称呼”。
(图为杨雪明下班后看到陈再明还在加班,给他倒水)
但也就是这样一位踏实肯干的丈夫,让爱人杨雪明吃了不少苦,结婚前一天还见不到人,所有前前后后的布置安排都是杨雪明一个人的事儿,结婚第二天又跑去医院了。结了婚后,家里大大小小、老人孩子也全是杨雪明在安置。当时为了省钱,两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真真是冬天冻死夏天热死,天天就吃土豆、冬瓜。直到现在陈再明和爱人还保持着一贯的简朴,每天中午在食堂2个人就吃4个菜,而正常的大家一个人就吃3个菜。
(图为陈再明在接受媒体采访)
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一年又一年的成长,陈再明终于守出了一片广阔天地。2年后,二院皮肤科门诊量终于每天稳定在7人,3年后稳定在15人,接下来以每年5000人的速度递增。直到2009年,陈再明终于迎来了自己团队的另一位医生,他才终于结束了一人打天下的局面。从2012年开始更是以每年10000人的速度飞速增长。2018年在陈再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门诊人次已突破10万人次,在天台县内台州二院皮肤科已是家喻户晓,还有更多台州市其他县市区甚至省外的患者慕名而来,台州二院也终于不再是大家避之不及不愿踏进来的医院了。
二、设身处地方便患者,赢得市民良好口碑
患者一天比一天增多,一年比一年增长,陈再明只有一年365天,天天扑在医院,连家里都甚少顾得上,他甚至开玩笑说:“女儿是亲生女儿,皮肤科也是我的亲生儿子啊!”平均每天要诊疗300位患者,陈再明和他的团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在二院皮肤科大厅里排起长龙是常事)
但随之而来,陈再明还是经常会听到患者这样那样的抱怨:夏季天亮得早,患者来医院早,等到医生来上班,患者已经等了好长时间;医生上班,患者也上班,患者下班,医生也下班了,像学生和上班族根本没时间看病;陈医生的门诊总是人满为患,他的专家号老挂不到……
听到这些抱怨,陈再明的心像被刀割一样,好不容易皮肤科有了点起色,却又无法避免这样的问题,就只能用"起早摸黑"这个办法来解决,十几年过去了,"起早摸黑"也成了陈再明的习惯。
现在,如果你因上班或上学没时间到台州二院皮肤科就诊,那都不是事儿,除了医生早出晚归,还开设了午间门诊,节假日二院皮肤科也照常门诊。设身处地的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也为皮肤科和陈再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这个口碑效应还在持续发酵。
三、虚心学习不断创新,带领科室迈上新台阶
到过台州二院新院区的人都知道,二院皮肤科场面大,环境好,检测和治疗的项目多,很多项目在台州都是第一个开展,像308准分子光、红蓝光治疗、痤疮治疗面膜、光动力治疗、中药熏蒸治疗等等。而这些无不凝聚着陈再明不断虚心学习带来的成果。
目前二院皮肤科不光治疗项目多,在某些治疗技术上也实现了创新、提高、完善。比如:果酸换肤治疗、光动力治疗、点阵CO2激光治疗、红蓝光治疗、痤疮治疗面膜等。今年开始,皮肤外科也正式开设起来,实现了二院外科手术零的突破。
(图为陈再明为患者做点阵CO2激光去痘坑治疗)
陈再明不断提醒自己,也提醒科内成员在治疗细节上,务求尽善尽美,尽可能做到最好,因此治疗效果也得到患者的一致肯定。二院皮肤科也终于摆脱了“来医院——看个病——开点药就走——很多检查和治疗要上杭城医院”的历史,现在在陈再明的带领下,中西结合治疗皮肤病,皮肤病光医学治疗,皮肤激光美容,皮肤外科,皮肤病检测检查等各方面都富有特色,稳步向前。
四、携手共进传承匠心,带出一支强大团队
要说二院皮肤科的团队,加上外聘专家,可以用“强大”一词来形容。2017年10月份成立了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黎明名医工作室,由吴黎明教授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来二院皮肤科坐诊并指导科室的临床工作。团队中其他成员也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二位是医学硕士。
(图为陈再明和同事一起探讨病例)
团队的凝聚力离不开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20几年来陈再明从不计较当前个人得失,眼光看得远,胸怀放得开,一心只为科室发展壮大。现在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也形成了从不计较节假日休息,利用空闲时间认真钻研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去年7月新来的硕士吴事仁是江西人,初来天台又没有亲人在旁,陈再明俨然成了大家长,生活上贴心细致地关照,还给小伙子介绍了女朋友。在陈再明的帮助下,吴事仁已经成为科里皮肤外科的骨干。
今年,陈再明提出了自己科室的口号——“让好的皮肤变得更好,让问题皮肤不再困扰,齐心协力,共铸梦想。”这些年来,大家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台州二院皮肤科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业务指标一年一个样,两年不一样,三年大变样。
五、送医下乡反哺乡梓,向百姓送去一片真情
台州二院所在的天台县,八山半水分半田。大山深处的山村,留守的大多都是老人,交通不便就医困难,老百姓也迫切希望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陈再明就经常送医到偏僻的山村,每年积极参加县政协、医院、科室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下乡义诊活动几十次,陈再明自己每年也会组织各类义诊,每次多的时候看上百人,少的也有几十人。有时候义诊时听说某位老人生活困难,陈再明就慷慨解囊,送医送药还送钱,帮助老人解燃眉之急。
陈再明的手机号、微信号也从来不藏着掖着怕病人打扰,相反他经常主动把号码留给患者,以便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做好后续服务。他的微信好友有7000多人,只要是来咨询皮肤问题的,他都会一一认真回复,能从图片中看出具体病症的直接就给患者指导用药,实在是图片中看不清楚的就建议患者来院就诊。他还发起建立了“台州二院皮肤业务交流群”,有200多位天台各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的医生入群,经常在群中和各位医生交流分享,遇到皮肤科的患者,陈再明也倾囊相授治疗方法。
2017年,已经50多岁的陈再明还学年轻人玩起了微信公众号“美肤小站”来分享护肤美肤知识,文字采写、摄影摄像、后期编排全是他一个人下班后琢磨出来的。没想到每期的科普文章一发出来都大受欢迎,从创号以来,共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目前有粉丝2000多人,有不少文章点击量几个小时就上千。
有人说:“陈主任,你再过几年就退休了,现在科室已经发展的这么好了,你就松口气休息一下呗,这么拼命干什么?”但是陈再明却说:“我在这里一天,我就要坚持拼命干一天,这里是我20多年来的另一个家,这里有我的心血,更有我这辈子所有的情怀依托。我希望皮肤科能走得更远、更好!”
是的,就是这样一位把医院当成自己家,把科室当成自己“亲生儿子”的皮肤科创始人,就是这样一位放弃所有孤注一掷自费学习进修的“傻青年”,就是这样一位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一心只为科室发展的好主任,就是这样一位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只为服务好患者的贴心人,就是这样一位老骥伏枥永不停歇的开拓者,20多年间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用心铺就二院皮肤科蝶变之路,让二院皮肤科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陈再明的带领下,二院皮肤科必将继续腾飞,为二院“强专科、大综合”的转型升级之梦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采访后记:
为了采访到陈主任,小编跟他约了好几次,有一次从早上8点多一直到中午下班,愣是没有腾出时间来跟小编说句话,最后还是在食堂吃饭的空档和他简短聊了聊。因为吃完饭,陈主任又马上要去坐午间门诊。
陪陈主任上了一上午班,小编只感觉到一个字“忙”!尽管等候大厅有叫号系统,但是陈主任还总是会被一群人围住,小编想凑上去拍个照都经常没有机会。要给新来的患者看病,要给看完病拿了药的患者讲解怎么用药,要哄发了湿疹哭闹的小朋友配合检查,还要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给耳背的大爷大妈讲解注意事项;中间还要提醒大家按秩序排好队,教大家回去怎么买药杀跳蚤;有个病人得了带状疱疹痛得受不了,还没开口就先哭出来了,幽默的陈主任一边给她查看症状,一边就跟她开起了玩笑。一上午下来,小编注意到主任没有去过厕所,杯子里的水早就凉了也没能喝上一口。
一上午,小编听到最多的话就是:
“陈主任,我是亲戚推荐过来的,他的病就是你治好的……”
“陈主任,我特地从外地赶回来请你看病的……”
“陈主任,你们态度是真的好,一点都不烦我们多问几句……”
记得前段时间,我院院感科科长鲍文卿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上说:“我在医院工作几十年,干到快退休了,有3位同事对待工作的认真尽责和好学精神感动过我,陈再明就是其中一个。”
工匠是楷模,工匠更是先锋。23年来,陈再明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一份匠心在自己的皮肤科领域破茧成蝶!祝福这位永远冲在一线的“匠人”带领二院皮肤科走得更远!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