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发作三次丨10岁男孩无故四肢无力无法走路、吃饭,是装的还是真病了?

2023年10月10日 点击率:1988



近日,我院椒江分部门诊来了一位让人费解的小男孩。星星(化名)今年10岁了,从小一直健康成长,目前上小学三年级了。本来应该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是星星却在近三个月内无缘无故三次突然四肢无力,无法自己走路,还会双手抖动,无法写作业,连饭都要妈妈帮忙才能吃到嘴里。


这可急坏了星星的爸爸妈妈,之前也陆续去过咱们台州,还有杭州、上海等多家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做过头颅核磁共振、腰椎穿刺、肌电图等全身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所以也无法确定星星到底是什么病。前两次都是持续大约5天左右就好了,一时又实在查不出病因,所以星星的爸爸妈妈也只能先带星星回家,让他继续回学校上学。


6383278539480490309935427.jpg


最近的这次星星又发病后,父母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万一再给孩子耽误下去,那就追悔莫及了,所以又踏上了求医之路,结果又是在多家医院就诊无果。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有医生建议既然综合医院查不出来,那还是带孩子到精神科看看吧,说不定是心理障碍呢!于是星星来到了我院椒江门诊部,经过系统的了解病史后,椒江分部病区主任颜慧考虑星星是“分离障碍”,建议他住院治疗。


经过颜慧和医护团队的努力开导,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原来,星星在学校没有和同学处理好关系,感觉自己被同学孤立了,就很不想去学校,不想读书了。爸爸妈妈听到星星说不想去学校,以为他无故偷懒,就骂他说他,有时候着急了甚至还动手打过他。


6383278539471115334665439.jpg


住院后,经过暗示治疗、行为认知治疗等心理治疗及相关物理治疗,仅仅两天,星星就神奇的会走路了。10天后星星就康复出院了,能跑能跳,还开心地跟颜慧道别:“医生叔叔,我要回去上课了,谢谢你们的帮助!”


什么是“分离障碍”?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意识、知觉、记忆、身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分离障碍”则是一类复杂的心理-生理紊乱过程,患者非自主地、间断的丧失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觉、记忆、情感、行为、自我(身份)意识及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失整合,即所谓的分离状态,如自我身份不连续、不能用病理生理性解释的记忆丧失,躯体功能障碍而相应生理无改变等。


分离障碍中种类较多,包括:

1、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2、分离性遗忘 

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4、恍惚障碍  

5、附体性恍惚障碍 

6、复杂分离性侵入障碍 

7、分离性身份障碍 

8、其他特定或未特定的分离障碍


星星的情况就属于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此类常见临床表现有:1、抽搐和痉挛  2、虚弱和瘫痪 3、运动障碍  4、步态障碍 5、吞咽症状  6、失声症  7、感觉改变 8、听觉症状 9、意识改变  10、认知症状。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的病程取决于是否有持续的心理社会因素存在、患者的康复意愿、相关人员的态度和治疗的效果等,在急性期获得恰当治疗的患者通常病程短暂,预后良好;少数治疗不及时或有持续存在心理社会因素的患者则预后不佳。


所以,星星还真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是孩子的情绪心理问题暂时无法自己调整过来,就需要专业精神心理科的医生帮忙。


640 (8).jpg

640 (9).jpg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椒江分部住院病区








颜慧提醒:很多病友出现身体问题后马上会到综合医院就诊,在多项检查无果后有些便会放弃治疗,有些会反复到综合医院就诊,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导致病友在生活、工作、家庭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就诊非常重要。平时大家出现躯体不适都会忽视心理问题,但是很多确实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希望社会大众能够重视自己和家人的精神心理健康,跳出误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疾病,及时到精神专科门诊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