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孩子都有这样一位任性的“亲戚”,她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来了烦恼,不来又急死。是谁?答案就是“大姨妈”。
有不少女性因为这位“大姨妈”,会感到腹痛、乳房胀痛、容易疲劳、精力不足、失眠等。有些女性还会出现情绪上的一些症状,如抑郁、焦虑、自责、暴躁、易怒,这些都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表现。这种反复出现的、轻度至重度的情感、身体和行为症状,多在黄体期发生,月经来潮后几天内消失。其中经前焦虑症是其中最严重的状态,严重的会影响个人的社会交往和职业活动。平时也总有男同胞反应,另一半每个月的那几天就跟吃了炸药一样,有事没事都要吵一架。
女孩在步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加快,情绪体验也会变得不稳定和激烈。13岁的笑笑(化名),从四年级开始脾气暴躁,成绩下降,经常和父母顶嘴。因父母管教打骂之后,笑笑开始有自残行为。起初父母觉得是孩子不听话,后来以为是到了叛逆期,接着发现得了抑郁症。治疗一段时间后,我院心理科陈冬阳医生和家人通过观察她近一两年的用药与情绪变化,最终发现所有的症状出现在生理期之后,而且每次加重都伴随生理期,笑笑的月经不规律,月经正常的时候情绪会好一些,哪一阵子姨妈不来,情绪也是翻江倒海。
无独有偶,今年初三的小何,从小品学兼优也很听话,一直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六年级下学期开始,因为备考小升初,父母管教严格,出现逆反心理,慢慢变得叛逆甚至厌学,初二上学期还出现了自残行为。经陈冬阳细心问诊发现,小何的情况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而且自残问题出现的时间段也正好是月经闭经的状态。来我院住院配合心理干预和家庭治疗,并中医调理月经问题后,小何好转较快。
事实上,有的孩子在生理期开始的前一年,已经变得不稳定和暴躁。家长往往觉得,怎么就管不住孩子了?其实,最关键的是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去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
特别提醒女同志,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生理期情绪问题。作为女孩家长,在孩子生理期前要给予足够的科普,之后还要教会孩子自己观察自己的情绪是否与生理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有严重生理期相关情绪问题,建议妇科和心理科一起看,如果已经遭遇心理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就诊咨询。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怎么治疗?
1. 调节生活方式:规律的有氧运动,避免应激等不良生活事件,调整睡眠习惯,一项研究显示,维持6 周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减少紧张症状,如瑜伽、太极等。
2. 心理调整:比如呼吸放松训练、正念疗法等。
3. 膳食调整:补充钙剂、维生素 B6可以改善情绪。
祝每一位小仙女都能学会和自己的“大姨妈”和谐共处!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