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故事:我的孩子是“作”还是“抑郁”了?

2021年11月18日 点击率:3364

一个中重度抑郁的青少年,整天不开心,愁眉苦脸,没有原因的不肯去上学,平时除了玩玩手机,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做,家人说几句就发脾气,动不动要自残,要跳楼。父母认为我的孩子“作”,在老百姓普遍的看法里“作”=“胡搅蛮缠、无端生事”=虚假、做作、惹人生厌。“抑郁”=高兴不起来=生病了=让人同情。


 6377440193492419526089697.jpg


那么“作”与”抑郁”,一个惹人生厌,一个引人同情,怎么才能分得清呢?青少年症状不同于一般人群,有3种突出表现:

 

1、愤怒:本身青春期孩子就容易发怒和失控,但是如果发怒、失控的频率明显增加,较之前有明显的对比,需要警惕;


2、身体症状:头痛、胃肠不适反复发生,找不出身体异常;


3、往往伴有明显的行为变化:学习、人际交流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比如成绩下滑、不参加课外活动等。

 

近年,青少年抑郁患者越来越多,那青少年抑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人格健全生长所需要的“氧气”有:


1、孩子需要被承认、接受、认可、有价值;通过父母,了解自己;当妈妈的眼中有光,孩子眼中才会闪闪发光。


2、当孩子的内心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卑;受挫时候需要有人安抚、恐惧的时候能够提供安全和保护;需要感受到与自己钦佩的人建立连接;对孩子来说,摔伤时候的安抚就是最好的止痛药。

 

3、在与同伴交往的时候想靠近却又害怕拒绝,十分容易出现矛盾、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连接会让自己感到我与他人的相似性,当这种链接因为各种原因突然中断的时候,孤立感就产生了,而这种反差往往令人不可预料(成都学霸的跳楼事件,家长事前就感到“毫无征兆”)。


 6377440193488806242075605.jpg


青少年大脑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再加上青春期阶段体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剧烈变化,自控不行,容易出现冲动性行为。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也往往与成年人有差异,包括:

 

1、自我感觉或者明显被人发现的抑郁、悲伤、容易哭泣、爱发脾气;

 

2、从之前喜欢的事物中得到的快乐没之前那么多了;

 

3、与朋友在一起或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之前少了;

 

4、食欲、体重与之前相比明显不一样了;

 

5、睡眠比之前明显更多或更少了;

 

6、容易感到疲劳,或不像之前那样精力充沛了;

 

7、感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错,或自己一无是处;

 

8、比之前更难集中注意力了;

 

9、对上学不如之前那么上心了,或者在学校的表现大不如前;

 

10、有关于自杀的想法;

 

11、还常常伴有更多的躯体不适,如频繁头痛或胃痛;

 

12、深陷抑郁的青少年还容易尝试饮酒或其他有成瘾性的东西,试图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抑郁是孩子呼救的信号,每一个家庭都要重视青少年情绪变化,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寻找专业帮助。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