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全国大中小学都迎来了学生密集返校开学的日子,“神兽”陆续回归校园,家长们大呼终于解放了!那么,开学后孩子们都怎么样了呢?近日,我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心身科、睡眠医学中心等科室,迎来了开学相关门诊的一波小高峰。
开学季,孩子们都怎么样了?
心身科主治医师许瑞智细数了近日门诊常见的几类表现:“开学了,有幼儿园小朋友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有青少年开学后在学校偷偷玩手机不上课的,也有开学了暑假作业没完成,干脆不想去学校的,还有突然改变环境,吃不下睡不好的……”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心理咨询师陈冬阳近期也很忙碌,“近来咨询的学生明显增多了,大多集中在开学前后难以适应突然的变化,大部分孩子在心理疏导后都能正常回归学校,也有小部分因为情况特殊,需要药物等其他进一步干预。”
初二的小程(化名),原本是一名学霸,疫情期间上网课开始成绩下降,暑期在家里也一直沉迷玩手机游戏,开学一个月前开始一直表示拒绝上学和写作业。父母实在劝说不动,没办法将其带到我院。起初,小程并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问题。陈冬阳与他探讨了游戏时长,是否对游戏留恋,是否仍然能够对学习提起兴趣等问题之后,小程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网络成瘾,愿意配合脱瘾治疗。期间,陈冬阳也定期约谈小程和家长,发现父母双方工作太忙,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对于小程在学校遇到的困扰鲜少过问,与孩子情感沟通也较少,发现手机成瘾后更是严厉打击,于是又为其做了深入的家庭治疗。在找到现实中精神及情感寄托之后,小程已经顺利在开学后回去上课了。
高二的小秋(化名),假期在网上交了“男朋友”又分手了。开学之后,无精打采,还出现莫名其妙的头晕和腹痛,于是来我院就诊。经陈冬阳了解得知小秋在与“男朋友”分手之后一直闷闷不乐,觉得生活没了意思,学习也没了意思。小秋表示,交男朋友的事情不敢跟父母说,朋友交流也少,都憋在心里。“其实这就是抑郁情绪,需要针对性地治疗。青春期会萌发爱情,这说明个体心理成长了,但是如何处理这份感情是一件重要而且复杂的事情,需要来自家长乃至医生的帮助。在经过沟通之后,小秋能够意识到自己情绪状态的改变,并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现在情况比较稳定。”陈冬阳说。
都是“开学综合征”带来的小困扰
开始新的学期,很多同学返校后感到焦虑、浮躁,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即使知道要做什么也无法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去做;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不想上学;刚刚回归学校发现自己很难适应规律的校园生活……这些表现就是典型的“开学综合征”。这种现象会在开学前后这个时间段带给同学们一点小困扰。
前段时间,高三女生小芳(化名)也主动拉着妈妈来我院要求住院,原因是看到了1年前的报告单。这让接诊的老年精神科吕思烨医生一头雾水,1年前的检查怎么今年才想起来治疗?小芳拿出了2张去年在我院门诊的报告单,当时小芳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这2项检查,显示的是无焦虑症状。但小芳坚称自己肯定是抑郁了,一定要住院治疗一下。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询问陪同前来的妈妈,竟说她在家一切正常,完全没有发现异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终,在医务科科长许学明和科主任郎泽高的带领下,经过进一步的精神检查和交流,小芳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去年因为高二班级分班,小芳被分到了一个新的班级,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和新环境,还有高考的学习压力都让小芳心里很担忧,感觉无法适应,几次想要找借口不上学,故意吃伤胃的食物想让自己患胃病住院,但却怎么也不发病,无奈之下就想到我院做心理测试。当时,做了相关检查后没有发现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后小芳就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了。直到今年开学前,小芳又出现不想上学的想法,翻看到去年的化验单觉得如获至宝,就装病说自己严重了,要来住院治疗。目前,经过几个疗程的心理治疗后,小芳的心态逐渐调整,并主动要求妈妈将学校的作业带来,期待能尽快回归学校生活。
不光是孩子,家长同样也中招
“其实不光孩子难适应,家长也一样,因为担心孩子成绩,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担心孩子不能让老师、同学喜欢等各种问题,导致自己吃不好,睡不好的也不在少数。”许瑞智说。
王大姐(化名)一直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现在孩子上高中开始住校了,突然空下来的王大姐非但没有高兴,反倒无所适从了。“突然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感觉孩子就这样离开我了,开学一个星期了孩子从没有主动打过我电话,我打过去他也很敷衍,根本不想和我聊,我多年的苦心照顾也付之东流了,我真的很受伤。”在和陈冬阳的沟通中,王大姐说出了自己心里的困扰。
“家长,尤其是妈妈,把孩子从小带到大,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与孩子没有界限感,实际上孩子是独立个体,而且需要空间来自我成长。当我们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孩子压力也会很大,家长会丢失自我,实际上孩子需要的是榜样,而不是过多的管教。家长适当也要关照自己的心理。”陈冬阳说。
应对“开学综合征”,可以这样做
“开学综合征”年年有,受疫情等这些特殊情况的影响,今年好像特别多。不过,“开学综合征”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最关键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收心,二是热身。下面的这几个心理调适的小妙招,大家可以学起来:
心理调适小妙招
1、合理宣泄。主动找好朋友聊一聊,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通过挥洒汗水,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
2、积极的心理暗示。不妨尝试给自己这样的暗示:“新学期开始了,太好啦!我可以和同学一起在操场玩耍啦!我又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我又可以上我最爱的XX课啦……”在这样的积极心理暗示下可以有效增强愉悦感,让我们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
3、尝试心理放松技巧。像蝴蝶拍法、肌肉放松法、呼吸操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呼吸伸展放松操)
(蝴蝶拍放松训练)
那么,作为家长,在孩子面临“开学综合征”的困扰时,应该怎么做呢?
家长可以这样做
1、提供“收心”环境。可以有意识地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严格的作息时间。同时,加强孩子在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唤醒孩子的身体机能。
2、进行情感的交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在孩子分享的时候,积极鼓励孩子,不打岔、不批评,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了解孩子的成长感受。
3、拟定学习计划。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的计划,制定好学习方案和方法,同时需要和孩子一起追踪计划,了解进度,向着目标一起前行。
通过这样的调整,等同学们度过这短暂的“郁闷期”后,就会迎来元气满满的新学期啦!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